立秋是二十四节气其中一个,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今年的立秋时刻是8月7日13时52分,大家可能会好奇,这个时刻是怎么确定的?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立秋的那些事儿。
立秋的时刻怎样确定?
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一个,其时刻是通过太阳的运动来决定的。当太阳达到黄经135度时,就是立秋。今年的立秋时刻正好是在8月7日的下午1点52分。在这一天,很多地方的小伙伴可能会感觉到气温的逐渐下降,但其实,不要太着急哦,真正的凉爽天气还需要时刻。
早立秋与晚立秋的区别
听说立秋有“早立秋”和“晚立秋”之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如果立秋的时刻在中午12点之前,就是早立秋;反之,则为晚立秋。今年的立秋时刻是在13时52分,因此可以说一个“晚立秋”。这样的划分方式是有趣的,大家是不是也听过一些关于立秋的民间谚语呢?比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也反映了大众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拓展资料。
立秋后的天气状况
那么,立秋后会怎样呢?一般来说,立秋之后的天气并不会立即转凉。杨婧老师提到,立秋时地表仍然存有大量的热量,因此秋季的“老虎”依然会出现。这时候大家可要注意哦,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高温天气可能仍然会持续,记得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立秋与出伏的关系
你是否知道立秋与出伏之间的关系?立秋后,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就是“三伏”的末伏。根据民间习俗,末伏的开始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今年的情况是,8月9日迎来末伏,持续10天,直到8月18日。因此,大家记得,这段时刻依旧要注意高温天气哦,8月19日才是正式出伏的日子。
往实在了说,2023年的立秋时刻在8月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立秋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的结束,但天气变化会有些延迟,大家应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注意保健。了解立秋的时刻与相关习俗,不仅能帮助我们适应季节的转换,还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希望大家在这个立秋季节,能够愉快地迎接秋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