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的心情:激动与思念交织的团圆时刻

回家过年的心情为何如此复杂?

“终于能回家过年了!”这句话背后藏着几许游子的期盼。三年的疫情阻隔了几许团圆,今年的春节显得格外珍贵。回家过年的心情总是复杂的——有久别重逢的激动,也有物是人非的感伤;有归心似箭的急切,也有近乡情怯的忐忑。正如那位退休军人所言,父母在时,家是温暖的港湾;父母离去后,回家过年的心情难免带着几分怅惘。但无论怎样,春节团聚的渴望始终深植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疫情后的团圆更显珍贵

还记得那些”就地过年”的日子吗?视频通话代替了诚实的拥抱,电子红包代替了亲手递出的压岁钱。今年政策放开后,车站、机场挤满了归家心切的大众。有人调侃说:”今年回家过年的心情,比高考查分还紧张!”确实,经历了三年分离,我们比任什么时候候都懂得团圆的珍贵。即使要冒着”带阳回家”的风险,也挡不住大众回家的脚步。那位老兵在装修未完工的房子里匆匆收拾行装,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写照吗?职业再忙、事务再多,也要赶在除夕前回到那个叫”家”的地方。

父母不在的年味何处寻?

“父母在,家就在”——这句话戳中了几许人的心。回家过年的心情中,最难以言说的就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那位军人提到已有六年没回家过年,由于父母都已离世。这种感受我能懂:年夜饭桌上空出的座位,春晚开始时没人提醒”快来看”,守岁时少了那声熟悉的”早点睡”…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回家。给父母坟前磕个头,在老屋里坐一会儿,和兄弟姐妹聊聊往事——这些仪式让逝去的亲人仿佛还在我们身边。家不仅仅是砖瓦建筑,更是记忆与情感的容器。

新时代下的春节新过法

回家过年的心情也在随着时代变迁。以前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现在多了”阳没阳过,都要团圆”的新说法。装修房子可以等,职业可以放,但春节不能耽搁——这种心情在当代年轻人中尤为强烈。有意思的是,虽然我们抱怨年味变淡了,但每到春节,那种想家的心情就会不请自来。也许,正是这种回家过年的心情,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对传统、对亲情的坚守。那位老兵虽然伤感,却依然选择回到老家,不正是对这种情感的致敬吗?

珍惜当下,让爱不留遗憾

回家过年的心情教会我们一个道理:团圆要趁早。那位军人遗憾父母已不在人世,但至少他还有等着他回家的哥哥姐姐。想想看,我们是否也常常以职业忙为由推迟回家?是否总以为”明年还有机会”?疫情这三年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生活无常,相聚不易。因此,当你今年踏上归途时,不妨放下手机,多看看父母的白发;少些应酬,多陪家人说说话。回家过年的心情之因此珍贵,正是由于它提醒我们:有些爱,等不起;有些人,见一面少一面。这个春节,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回家,让团圆的喜悦冲淡所有遗憾。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