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活动记录:刘桥镇家风传承操作纪实
活动概况:道德讲堂传递文明新风
8月4日,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在长岸村新时代文明操作站成功举办了第三季度道德讲堂活动。这份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详细记载了以”家风传盛夏 美德润乡邻”为主题的精妙内容。活动吸引了30余名各村(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参与,通过创新形式引导大家传承优良家风,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动力。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显示,刘桥镇立足新时代需求,构建了”唱、诵、学、谈、评、送”六个环节的立体化教育体系。镇文化站站长金茂娟介绍,他们在保留传统精髓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比如将《家和万事兴》改编为合唱版本,邀请本地文艺骨干领唱,让经典焕发新活力。这样接地气的创新,正是道德讲堂活动记录中值得关注的重点。
创新操作:道德讲堂焕发新活力
翻阅这份道德讲堂活动记录,我们发现刘桥镇的行为颇具启发。村干部孙金峰在记录中分享道:”张秀芳大姐照顾瘫痪婆婆的细节让我深受触动,这种沉浸式教育比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道德讲堂活动记录中多次提到,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抽象的道德觉悟变得具体可感。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还显示,镇里创新采用”经典新解””古训今用”等技巧。退休教师马荣生带领的”银龄诵读团”已开展23场经典诵读活动,他们不是简单背诵,而是结合身边事例解读经典。比如用徐建的事迹诠释”孝悌忠信”,用”五好家庭”故事讲解”家和万事兴”。这样的操作在道德讲堂活动记录中留下了生动注脚。
操作成效:道德力量转化为行动
这份道德讲堂活动记录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实际成效。00后党员吴均在谈感悟时说:”作为年轻党员,我要把孝老爱亲的灵魂带到网格服务中。”道德讲堂活动记录显示,镇妇联组织”好媳妇””好婆婆”成立”家风宣讲团”,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让道德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中的统计数据也很说明难题:全镇组建邻里互助队12支,开展志愿服务30余次。今年以来宣传进修道德模范12人次,宣讲活动5场次,覆盖群众千余人次。这些数字印证了道德讲堂活动记录所强调的:道德建设正从学说说教走向生动操作,从个体善举扩展为群体行动。
通过这份详实的道德讲堂活动记录,我们看到了刘桥镇在灵魂文明建设上的创新探索。他们让古籍文字活起来,让经典聪明用起来,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目标。这样的道德讲堂活动记录,不仅是一次活动的记载,更是基层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